第013章 得來全不費功夫(感謝看不破DE紅塵萬幣打賞)-《餮仙傳人在都市》


    第(1/3)页

    “一碗餛飩,一份煎蛋,美食家,請品嘗!”

    舒羽親自把餛飩端過來,古爭則拿出一個小型數碼相機,對著餛鈍碗拍了幾張照片,之前他已經拍過幾張,包括店里和門頭的照片。

    美食評論必須圖文并茂,只有文字沒有圖片那不是合格的評論,圖文并茂,還要讓人看著舒服的食物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古爭知道今天要為舒羽的小店進行點評,特意帶著他的相機。

    拍好照片,古爭才坐正位置,拿出瓶水,漱了漱口,美食評論家的工作可不是想象那么輕松,既然是點評就要認真,吃東西前要平息心情,口中雜味要去除,這樣才能吃出真正的味道,做出正確的點評。

    “餛飩不錯,你這屬于大餛飩,皮薄餡多,一口正好,品相上來說屬于中等偏上!”

    用勺子撈出一顆餛飩,古爭慢慢的說著,如果是別人他不會說這些,只會在心里打腹稿,哪些要寫出來,哪些不寫,因為舒羽和胡月月都是同學,他才多說了幾句。

    “大餛飩,難不成還有小餛飩?”胡月月則好奇的問了句。

    “當然有,混沌有大小之分,大餛飩南方多見,也有不同的名稱,比如川省叫抄手,贛省叫清湯或者云吞,還有些地方叫包面,扁食,北方則統一些,大都叫餛飩,以小混沌居多!”

    小餛飩,皮更薄,更小,用筷子沾上一點肉醬就可以包成一個餛飩,小餛飩和大餛飩口外觀相似,口感卻不同,小餛飩更淡些,皮一吸在嘴里就化了,通常配上一碗雞湯,連喝帶吃,非常鮮美。

    大餛飩皮厚些,可以和面一起煮,還可以用不同的餡料,所以大餛飩市場上比較多見。

    “不愧是美食家,懂的就是多!”

    胡月月贊嘆了聲,古爭笑了笑,沒在說話,將餛飩送入口中,慢慢品嘗。

    餛飩和包子、餃子有些類似,品這類食品先要品的是皮,然后是餡,皮要筋脆,對面食的發酵要求很高,發酵的時間要不短不長,不能參過多的水,這樣做出的皮筋脆有勁,帶著餡一起咬的時候口感更好。

    面食的發酵不錯,讓古爭打分的話,這餛飩的皮可以打七十分,他上次在中原吃的著名灌湯包,打的分也不過八十。

    那還是半年前,古爭自己慕名前去,汴京第一灌湯包全國出名,皮薄汁多肉厚,一咬一口油,吃的非常舒服,他在當地吃完包子,和里面的人聊了起來,還了解到了一個典故。

    汴京第一灌湯包當年可是被太祖稱贊過的,招待重要貴賓更是不可少的一道主食,相傳當年做包子的傳人有個兒子,有個徒弟,徒弟相當于義子,和他一個姓。

    做包子的這位師傅,對徒弟和兒子一樣看重,手心手背都是肉,想讓他們以后精誠團結,像親兄弟一樣不分開,于是就將自己的手藝分開傳給他們,兒子學做皮,徒弟學做陷,意思是讓兒子主外,徒弟主內。

    老師傅仙去之后,兒子和徒弟最終還是鬧掰了,最后分開。

    兒子繼承了老師傅的店鋪,經營著第一灌湯包,徒弟則出去另開了一家店,以姓氏為名,古爭吃的就是兒子繼承的那家,兒子學的就是皮,他那做出的包子皮古爭只給了八十分,舒羽這的七十分確實不少了。

    不過之所以八十分,也有不是老師傅兒子親自動手做的緣故,如果是老師傅,或者他兒子親手制作的包子,皮的分肯定不止這些。

    咬了口皮,古爭才去咬餡。

    舒羽給古爭上的是多見的香蔥大肉餡,也就是俗稱的豬肉餡,古爭吃過一口后,默默點頭。

    “精細肉配合章丘大蔥,用的是福建醬油,可惜雞精放的稍微多了點,雞精的量再少點味道會更好!”

    吃完一顆餛飩,古爭慢慢的說著,舒羽則瞪大了眼睛。

    配方是她高價買來的,用的什么她當然最清楚,古爭說的一點都不差,章丘大蔥,福建醬油,另外還有一些古爭沒說,但能說出這些就已經很恐怖了。

    換成別的人,在不知道的情況下,怎么可能吃出餛飩里的蔥是哪里的,醬油又是哪里的?

    “可以啊,古大才子,有真本事,這都能吃出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