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新的奋斗目标-《回农村种田后我带全村致富》


    第(1/3)页

    也不知是沈爷爷在大喇叭里说的话起了效果,还是因为王卫东每晚都在葡萄园里守夜,此后沈家的葡萄园再没有遭过贼。

    经过这次的事情,做了几个月咸鱼的沈秋秋也有了新的奋斗目标:建设家乡,帮助清河村脱贫致富。

    这是沈爷爷一直以来的执念,也是她自己的初心。

    虽然一个人的力量很渺小,但沈秋秋还是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这件事情做好,不试一试,又怎么知道不行呢?

    沈秋秋从小在清河村长大,对村里的情况十分熟悉,为此她还做了详尽的分析。

    综合来说,清河村的致贫原因主要原因有三点:

    一是村民们普遍文化低下,老一辈的村民很多都是文盲或者只有小学学历,一辈子呆在农村面朝黄土背朝天,没有学历和见识,缺少发展产业或就业的基本技能,只能在家务农;

    二是村里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农业种植,但因为地势的原因,清河村水田少,大部分是旱地,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玉米、土豆和红薯,这些农作物产量虽然不错,但市场价格太低,村民们辛辛苦的在地里干一年,收入也仅仅够糊口罢了;

    三是清河村地处偏僻,交通条件落后。

    虽然国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后,村民们文化低下的情况已经渐渐有所改善,沈秋秋这一辈的同龄人已经没有文盲了,除个别小学学历外,基本都是初中学历,但是能念到高中、大学的,也就只有沈秋秋姐弟俩。

    现在村里的大部分年轻人都去外省打工了,但收入也不高,仅仅够糊自己的口罢了,也帮不上家里什么忙;像张豪杰和李建朋那样成天闲在家里游手好闲的,也不在少数。

    文化程度和地理交通受大环境因素的影响,是沈秋秋无力改变的。

    综合考虑,清河村要脱贫致富,关键还是在于第二点。

    农业种植必然是农村的主要收入来源,玉米、土豆的市场价格太低,那么就更换种植的农作物。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