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的补充与戏说-《戏里戏外》
一出好的剧目,演得久了,深入人心了,观众往往意犹未尽,要么为剧中不曾得到好报的好人鸣不平,要么就来上一个互动,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象进行一番补充或戏说。特别是农村里面的文化人儿,就更愿意干这件事。他们的补充与戏说尽管名不见经传,可仔细琢磨一下的时候又不无道理,至少比眼下一些戏说之类的东西更科学,也更可信。我小时听到的,被补充及戏说得最多的戏剧人物有:诸葛亮、包拯、王宝钏、七仙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现择其一二,写在下面,以飨读者。
有关诸葛亮的是:死诸葛害死活马懿。说,诸葛亮死了之后,司马懿到他的庙上祭拜,真实的目的则是去寻找一部天书,他寻思诸葛亮之所以如此的聪明绝顶,总比自己多看一步或两步,就在于他有一部天书。诸葛亮借东风时不是也说嘛:“习天书学兵法犹如反掌,设坛台借东风相助周郎。”可见这部天书是有的。司马懿祭拜之后,这里那里地察看一番,断定天书是藏在诸葛塑像的肚子里,即命部下从其塑像的后面凿出一孔,果然就掏出一部书。司马懿自是如获至宝,喜不自禁,马上欲打开翻看。但书的页码几乎全粘连在一起,遂用手蘸着唾液在那里翻页。一般人手蘸唾液翻书,通常都翻书页的右下角,狗东西老奸巨猾,寻思诸葛亮若将书页的右下角预先抹上毒药咋办?这回我要接受教训,你料我手蘸唾液翻右下角,我偏翻右上角。不想诸葛亮恰恰就将毒药抹在了书的右上角,待司马懿将书看完,也即中毒身亡了。
我少年时期对此故事曾深信不疑。可看过《三国演义》及三国系列连本戏,并未发现此细节。或许是从别的故事里移植过来的?又不曾看到。这便是民间的补充或戏说了,却又是那样的符合人物性格,你说比当今的那些戏说之类高明吧?
有关包拯的是:一品二品及君子口里无戏言的故事。说,包拯当年进京赶考,他庄上的人故意“丧门”他,对其嫂言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你小叔脸黑却有才,这回进京赶考,那还不考个七品八品的呀?生活中是有些“丧门星”一类的人物的。他们的嘴奇臭无比,预言坏事特别准,你若顺口应之,八成就让他说准了。可包拯之嫂吴妙贞乃是大福大贵之人,遂言道,七品八品干吗?一品二品就行!包拯果然就中了个一品状元,其嫂吴妙贞也受封为诰命夫人。
看《赤桑镇》,我们知道包拯铡了侄儿包勉,其嫂吴妙贞闻知大怒,赶到赤桑镇,问罪于包拯。她其实也知包勉罪不可赦,非杀不足以平民愤,遂言道:
听包拯一席话暗自思量,他忠心秉正、公而忘私,可算得盖世的忠良。恨我儿不该贪赃罔上,按律条铡包勉理所应当。怎奈我失却了终身靠养,倒不如我碰死在赤桑。
她主要还是担心身后无靠,没人给她养老送终。
包拯劝了半天,最后言道:“劝嫂娘休流泪你免悲伤,养老送终弟承当,百年之后,弟就是戴孝的儿郎。”叔嫂遂和好如初。
故事来了。此后包拯至陈州放粮,吴妙贞即在家里寻思养老送终、戴孝的儿郎什么的,包拯说是那么说,可我若真死了,他会不会兑现自己的承诺又怎么知道?她遂想出了个主意欲试试包拯。这日她让仆人给包拯送信,如此这般地给包拯一说,包拯即痛哭失声地回来奔丧了。他果然就如丧考妣,也披麻戴孝,也摔盆领棺,可待要人土下葬的时候,他嫂子吴妙贞从棺材里坐起来了,说是兄弟呀,我是诈死呀,你果然就没食言,如同我戴孝的儿郎,这回我信了!包拯不干了,言道,我没食言,你也不要食言,人不能死两次,我也不能两次为你披麻戴孝,你还是入土为安吧!遂令王朝、马汉一干人等将棺材钉死,将其活埋了——这故事的结局有点残酷,但也符合人物的性格。
有关王宝钏的故事是,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载,待薛平贵攻破长安,自立为帝之后,将其封在昭阳院做正宫娘娘,问其还有何愿望?王宝钏受苦受难太久,渴望过好日子,想象力又大为减退,遂说,让我天天过年吧!结果只过了十八天即去世了。讲故事的人解释说,王宝钏受了十八年的苦,该享十八年福的,因为天天过年,就只享了十八天的福,你说她冤吧——这当然是农民式的想象与戏说,无从查考的。
……以上的故事,都是我小时候听老人们冬天倚着墙根儿晒太阳的时候讲的。农村冬日的墙根儿下,是很容易产生或发生些故事的。它丰富着我们民族或民间的传统文化,也调剂着自己贫穷匮乏的物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