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流民-《明末皇太子》

    数千人的队伍行进的速度算不上多快,可朱慈炯怎么也没料到会这么慢,六月十八离开京师一直到六月二十五才到了沧州,四百多里地足足走了八天,数千人人吃马嚼光是粮食就消耗了近千石。

    如此行进速度让朱慈炯极为不满,不说别的照此下去,从北京带出来的五千石粮食都未必能让他们捱到南京,更不消说他本来还准备拿出一部分粮食用来收拢流民的了。

    最后朱慈炯只得先遣散九成民夫带上三百石粮食回转北京,余下的粮食有牛马驮负,留下少许身强力壮的劳力和一千兵卒运送基本足够,而且后面等粮食消耗愈多的时候他还准备继续遣散,这些民夫在北京几乎都有家口,等他到了南京以后这些人留下来的可能性本就不大,与其如此让他们空耗粮食实在有点得不偿失。

    不过就算遣散了民夫,队伍非但没有丝毫缩减,反而已经膨胀到了近五千人,这四百多里路上朱慈炯只要遇见流民就会赈济粮食,这些流民大多都是湖北人,从农民军杀进湖北之后,就陆陆续续开始逃难,尤其是在张献忠攻破麻城兵发武昌之后,逃难的流民简直多不胜数,初步估计起码十万以上,往往一座小镇不说从此绝了人烟至少也是十室九空。

    流民不一定都是活不下去的乡民,更多的只是不愿意被农民军裹挟,最终不得不成为农民军的炮灰而已,所以在农民军还不见得杀入他们周边的时候就已经拖家带口北上,希望能够寻求到一条活路。

    这些流民大多都是青壮汉子和健硕的妇女带着幼小的孩童,一般老人是不愿意远离故土的,就算愿意这千里跋涉也未必能撑的下来,而且农民军也不太可能裹挟那些上了岁数的老人,那样非但不是助力反而会成为负担,所以最多把粮食抢走大半,然后留人一条活命,至于能不能活下去就看这些老人的造化了。

    成千上万的流民潮离开乡里时候也会带上一些保命的粮食,可湖北到北京两千里路,靠自己带的那点粮食根本难以维持,所以最后流民就成了饥民,一路乞讨撑不下去的就此倒毙,这种情景一路上朱慈炯看到的实在太多太多了。

    如此一来朱慈炯本就不多的粮食顿时变得捉襟见肘起来,好在终于到了沧州。

    沧州知州丁化成风评不差,可也绝谈不上清廉,对这个人朱慈炯没什么印象,可到了沧州城下看到大批流民被关在城外不许入城,上百流民被活活饿死的景象时,朱慈炯的心情自然不会太好,以至于丁化成前来拜见的时候很是受了一顿训斥,并让其立即准备一万石粮食和一百辆牛车,否则立即弹劾他坐看百姓饿死最终成为暴民之罪。

    沧州好歹也是大州,可让丁化成一下子拿出一万石也跟挖了他的心肝一般,可他敢不答应吗?除非他这官不想做了,他不知道的是,三皇子之所以只要一万石,完全是考虑到运输问题,如今沧州城内城外的流民接近三千,只要手里有粮食,全部跟他走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如此一来他就有八千人,减去孩童及体弱者起码也有五千以上劳力,每人背负四五十斤粮食,加上两百多头牲口牛拉马拽,一万几千石粮食已经是极限,要不然朱慈炯只怕开口就会要三万石,河北地界灾害不算太重,几万石粮食还是拿的出来的。

    最后丁化成拿出一万石粮食和八十头牛车五十辆驮马车,另外安排五百卫所兵恭恭敬敬的护送三皇子出境,朱慈炯也没为难他,这样的官员大明比比皆是,他现在要是插手这方面的事,没准就会引起皇帝老子猜忌,最后只是告诫了丁化成一番,并且告诉他如果不想收留流民,那么就告诉到了沧州地界的流民去南京,哪里会有专门赈灾的地方,三皇子这番‘善举’丁化成自然免不了又是一番歌功颂德……

    直到朱慈炯走了三天,丁化成才慢慢回过味来,深感这一万石粮食花的值,日后但凡到了沧州的流民他都按照三皇子的吩咐发放少量粮食之后让其南下,倒使得沧州城中流民乞丐绝迹,为他的官声搏出了不小的好评,只等考评一过再疏通疏通关节,加官进爵简直指日可待。

    有了粮食朱慈炯也有了底气,这一路上陆陆续续收拢的流民数接近两万,已经超出了朱慈炯的心理预期,不过一万几千石粮足够两万人吃上两三个月,朱慈炯现在至少能保证愿意跟随他南下的流民不会有人被饿死,至于到了南京之后又该如何,朱慈炯心里早有盘算。

    一路下来朱慈炯没在其它府县太过逗留,在没有拥有绝对权力的时候他并不准备接触太多的官员,身在北京城内的皇帝老子可是个多疑猜忌的主,这一千护卫他南下的兵马没准就有眼线在内,随时都有可能将他的一举一动朝北京汇报,他可不想在最后的节骨眼上多生变故,但若是到了南京他反而可以胆大妄为一些,毕竟在北京的时候他就说过会找机会犯下过错,好让皇帝老子名正言顺的剥夺他的爵位,想来就算做的再怎么过分,皇帝老子这一年内也只能忍了,可惜的是想要最后处置他,崇祯帝应该没了那个机会了。

    身为大明皇子又是奉诏南下祭陵,一路上的官员自然不敢怠慢,就算朱慈炯刻意回避能不见就尽量不见,可好处还是该怎么收就怎么收,这一路上收下的孝敬银子倒有好几万两,着实让朱慈炯惊喜了一把。

    八月初三,离京已达四十余天的朱慈炯一行终于抵达南京,那个时候可没有长江大桥,由北进入南京地界唯有乘船渡江,所以当朱慈炯一行近两万五千人出现在长江北侧十里时,前来迎接恭候多时的长江水师提督万长明很是被吓了一跳,虽然对三皇子一路上救济收拢流民早有耳闻,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流民会有这么多,不过他还是知趣的没有多问,他的任务只是把朱慈炯一行人护送过江,那边的高官显贵只怕这个时候等的已是望眼欲穿了。

    “下官长江水师提督万长明拜见定王殿下公主殿下。”万长明惊讶归惊讶,脚下可没半点迟疑。

    苗宣打开马车车帘露出朱慈炯那张还稍显稚嫩的脸。

    “万大人辛苦了,本王与长姐过江少不得还要劳烦万大人护送一番了。”

    万长明脸上看不出喜怒,不卑不亢道:“此下官份内事,时近正午天气炎热,下官已在前方凉亭备下酒宴,敢请殿下公主稍事歇息,待过了午时再赶路不迟,应天府尹钱大人……”

    后面的客套话朱慈炯基本没怎么听进去,只是万长明提到的这个应天府尹钱大人让朱慈炯留上了几分意,这应该就是那个水太凉头皮痒钱谦益了吧,很好,这次他的南京之行一部分计划可要落实在这个名臭万古的叛臣身上了。

    “万大人的水师有多少条船?可能载的下这两万多普通百姓。”

    万长明这次是真被吓了一跳,敢情这个三皇子是准备把这些流民全部带进南京城啊,当然这些和他并没有太大关系,三皇子让他转渡他就转渡呗,至于怎么安排这些流民,那似乎不是该他操的心,就让城里的那些显贵去头疼好了。

    “下官提督之长江水师共有战船七十八艘,运粮船三百余,殿下若要将这些百姓渡过江去,包括牛马在内来回两次便可成行,只是百姓登船需些时间,货物亦需搬运,只怕今日无法全部成行。说到这里万长明犹豫了一下,如今南岸已有留都三品以上官员百余,公侯伯爵数十人翘首期盼殿下公主驾临南京,不如下官先行将殿下公主护送过江,在转头运送百姓,不知殿下以为然否?”

    朱慈炯眉头一皱,这水师提督万长明是在提醒他不要本末倒置啊,看来他这个没有实权的皇子在这位实权将军的眼里还真算不得什么,估计自己带了这么多流民来南京,他嘴里不说什么,恐怕心里却是很不以为然的吧。

    “万大人所言甚是,天气炎热,本王岂能让大明镇守留都的官员太过久侯。”朱慈炯说到这里轻叹:“只是这些百姓都是大明子民,因受流贼所迫不得已背井离乡,本王这一路若是未能遇见倒也罢了,既已遇上如何能够不解民于倒悬,他们一路跟随本王到了南京,本王若不能将他们妥善安置又于心何忍,还请万大人谴一快船过江告知留都迎接本王的官员,让他们不必久侯先自散去,待本王将百姓安置妥当再行过江不晚,至于各部官员本王闲暇之余当会一一拜会。”

    一席话说的万长明不禁动容,明代王室在百姓中的口碑一向不佳,如今这定王居然把百姓放在官员之上,如果不是故作姿态倒的确是个异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