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第二一三章 当场下旨-《玩宋》


    第(2/3)页

    赵曙的脸色也青白交错。

    王雱丝毫不在意旁人或惊愕或担忧的目光,娓娓而谈:“古往今来,上行下效之事从来不少。殷纣王初得一对象牙筷,其臣箕子就曾担忧无比:‘有了象牙筷,肯定不肯将就于瓦器,必定想要犀角碗、白玉杯;有了玉杯犀碗,哪能将就于粗茶淡饭,肯定要配美琼浆美酒山珍海味;喝着琼浆美酒、吃着山珍海味,又哪里愿意穿粗布衣裳、住茅屋陋室?肯定还得穿华美衣裳、住那玉宇高楼。如此一来,倾一国之力,也不能供一人之需!’后来商朝果然亡于殷纣之手!身为君王,自当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岂能因一己私念,乱天下纲常!”王雱双目凛然,直视赵曙质问,“今日陛下能因私念称‘皇考’,明日就能因他事罔顾礼义,长此以往,何以统御百官、何以教化百姓!”

    赵曙哑然。

    一众眼神复杂地看着王雱。

    王雱的话显然还没有说完。

    他摆完道理,开始谈感情。

    朝中大半官员全是进士,四舍五入都是天子门生,谁不了解官家是什么样的人?

    比如唐御史,追着官家骂了不知道多少回,即便被贬到岭南的英州去也没有放弃写折子继续骂。

    人非圣贤,不可能无喜无怒,任谁被这样指着鼻子骂都会生气。官家自然也生气,可再生气,回头还是把唐御史请了回来——因为他谨记太/祖的教诲,不能让言官因言获罪、再不敢开口!

    王雱又说,当初官家私底下骂过的人可不少,但官家还是重用他们、听取他们的意见。

    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身为帝王,不能让个人的喜怒与欲/望凌驾于纲常与律法之上!

    所以他今天不是为官家说话,而是为官家四十年如一日、苦心维系的太平盛世说话!

    为了证实“太平盛世”四个字,王雱又重展自己的数据分析技能,把这四十年前后的丁口增长曲线、战争发生次数与胜负次数逐一展示,同时数出四十年来出现的众多名臣贤者。这四十年间,人能尽其才,物能尽其用,百官各尽其责,百姓安居乐业,天下河清海晏、太平无事!

    最后王雱拜托吕诲帮忙展开他手中一幅画卷:画中画的是当初城门送别的场景,那时官家对太子殷殷嘱托,百官与百姓无声落泪。

    那一日,官家亲手将大宋江山交托到太子手上。

    从那一刻起,官家已不再在意自己是否还在皇帝之位上,只希望太子能够撑起大宋的万里河山。

    王雱看向韩琦与欧阳修,凛声质问:“你们这样做,可对得起官家的嘱托,可对得起官家的信重!”

    韩琦与欧阳修皆不再言语。

    此时此刻被所有人注视着的王雱,已经不再是少时那个整日嬉皮笑脸的少年,他宛如一把出鞘的利剑,锋利得让人不敢直视,更妄论与他兵戈相对!

    一时间殿中变得寂静无声。

    所有人心里,突然都有些难过。

    那个闹腾得所有人都有点无奈的王小状元,仿佛一下子长大了。

    面对赵曙他们的决定,他不能骂也不能闹,他只能摊开连夜画出的画,问所有人:你们记得这个人吗?他可好了,他对我们都可好了。他才离开一年,你们已经把他忘了吗?

    赵曙看着王雱手中的画卷,眼眶逐渐湿润起来。事实上他生父子女众多,并不看重他这个儿子,他在家中从来都不受重视。相比之下,反而是官家给予他的信任、给予他的教导更多一些!想到当日城门送别的场景,他也意识到自己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