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道貌太虚-《太上宝篆》
第(2/3)页
再依据万物皆“从无到有”这一理论,假设万物可能有个最初的来源,那么这个来源必然有称呼。
从空间角度,李浩成将这个无形宇宙称之为“大虚”或者“太虚”。
从层次角度称之为“太极”,正所谓“夫有必始于无,故太极生两仪也。太极者,无称之称,不可得而名。取其有之所极,况之太极者也。”
而“道”这个名称,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可以视作是从规律这个角度对“太虚”的称谓:“道者何?无之称也,无不通也,无不由也。况之曰道,寂然无体,不可为象,必有之用极,而无之功显。”
在反过来,若是从变化的角度来看,“太虚”便可以称其为“易”。
从具有不可思议的功能角度来解释,则是可以称之为“神”。
是以明两仪以太极为始,言变化而称极乎神也。夫唯知天之所为者,穷理体化,坐忘遗照。至虚而善应,则以道为称;不思而玄览,则以神为名。盖资道而同乎道,由神而冥于神者也。
这也是太虚之道,能够演化森罗万象的原因,因为不论先天后天,一旦于世间显露,落入有形之境,必然是要经过太虚,在其中存留对应的痕迹,而李浩成需要做的就是让太虚之气,顺着对方留下的轨迹演化,便可以无视一切道统隔阂,做到一模一样的效果。
而太阴之道,按照理论上理解,可以作为一切阴属性道则的起源,或者综合体,按照有形无形的关系,太阴执掌无形。因此领悟九洲太阴之道,其实对李浩成太虚之道的最大补充,因为参悟先天阴阳二气,隐隐有些越过太虚二符的太虚之道,总算是跨出了最关键的一步,彻底开始从太虚二符的传承,转化为李浩成自己的道路。
这一整理,又是五年的时间。
“许久不见了!明微殿下。”一道金光浮现,保持原型的库尔兰的身影出现在李浩成闭关之地外围,层层叠叠的淡金色光辉在祂身边流转,自然和大地的气息笼罩四方,其中又隐藏着一丝丝阴世的气息,李浩成瞄了一眼,大概清楚了对方的位格和实力,轻声道:“殿下怎么有空来我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