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件让皇帝愁容满面的案子-《皇明天子》


    第(2/3)页

    “好。”朱由检将手中的奏疏,递给了王承恩,披上了件大氅,就向着文华殿而去。

    朱由检罕见的没有坐在文华殿重重帷幔之后,敲钟玩什么上意不可琢磨的把戏,而是坐在了大黄色锦缎长桌之前。

    “万岁安泰。”

    朝臣们站起身来,行了个礼,施施然的坐下,孙传庭依旧在南海子的军营里,但是朱由检没让人撤了这第二十七席,也没人敢把椅子给撤走。

    “今日廷议,第一议。户部尚书毕自严上言成立户部银庄,整顿京城私铸之风。议!”王承恩拿出了奏疏。

    今天这议题的第一议,王承恩就擦了擦额头的汗。

    “臣有异议。”吏部右侍郎周延儒站了起来,慷慨激昂的说道:“万岁!此策实乃祸国殃民之举,臣以为,户部此举怕不是为了盈私库,而不是为了整顿私铸,还请万岁明鉴。”

    周延儒说完,看着愣神的大明皇帝,高声说道:“还请万岁明鉴!”

    “啊?卿刚才说什么?”朱由检猛地回过神来。

    “万岁,户部此策,臣以为乃是苛政之策,民寡而无百日之蓄,若是户部设银庄,敛天下之财,百姓困顿无以为继,介时,民不聊生,天下倾覆,臣以为,此乃祸国殃民之举,臣以为,此策甚是不妥。还请万岁明鉴。”周延儒只好重复了一遍。

    毕自严刚要站起来,朱由检却挥了挥手,示意毕自严坐下,他自己笑着问道:“敢问周侍郎,古者四民,有士、有商、有农、有工。德能居位曰士,辟土植谷曰农,巧心劳手成器物曰工,通财货曰商。敢问周侍郎,这民不聊生,是哪一民?”

    “自然是天下黎民!”周延儒一点都没含糊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朱由检反问道:“诸王、列公、官、吏、巨贾、豪商多畜奴婢,田宅亡限,与民争利,百姓失职,重困不足,陕西民乱四起,近闻湖广亦有响应如云,敢问周侍郎,诸王、列公、官、吏、巨贾、豪商,算是民的话,那这些民乱和如云的百姓,算不算民呢?”

    “这……不过是一些刁民作乱罢了。”周延儒稍微犹豫了下回答了这个问题。

    朱由检拍桌而起,大声喝彩道:“好一个刁民!”

    “万岁……”周延儒瞬间就怂了,就差跪到地上请罪了,实在是这新帝登基以来,杀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衮衮诸公,朕问你们,你们也认为他们都是刁民吗?”朱由检示意周延儒坐下,他自己同样坐下。

    无人敢应答。

    二十六员重臣,噤若寒蝉的等待着大明皇帝的训话,今天的大明皇帝显然是带着气来的。

    朱由检叹气的说道:“朕前段时间有个案子,亲自过问过,想来诸位也听说,有一驿卒,名曰李自成,被朕叫到了京师。”

    “他邻居张老汉的驴,在缙绅门前拉了粪,缙绅逼着张老汉把粪给吞了,张老汉死了,全家都死于饥荒,这件事冤无头债无主,就落到了这驿卒身上,前些日子,代理顺天府事张方平处理了这个案子。”

    “朕以为这样的事,朕听一次就够了,这一次,朕这里有个新鲜的。”

    “东舍饭寺去岁冬,在城西捡了一家人,父亲害了病,没过冬,人就走了。就剩下母子俩,舍饭寺舍饭的日子过了,母子只能被迫离开,回到家中。因为家中壮丁死了,这田被村里的宗族长,将田许给了旁人,母亲受不住,去找人理论,还被打了。”

    “这母亲上吊自缢,被家里的孩子救了下来,孩子自己去乞了些米,回到家中时,母亲还是吊死了。”

    “这孩子十四岁,入夜潜入了宗族长一家,上上下下杀了三十七口人。现在羁押在顺天府里,诸位,这件案子,张方平请旨圣裁,你们说,朕怎么裁?”

    朱由检左右巡视着朝臣们,却是无一人应答。

    “说话呀!哑巴了吗!”朱由检忽然高声咆哮着,对着朝臣们大声吼道。

    “万岁息怒!”哗啦啦臣子们都跪在了地上,整个文华殿的大殿上,只有朱由检和王承恩一个坐着一个站着。

    “周延儒,你反对户部尚书毕自严的银庄,是因为你家开的钱庄,但凡是户部起了这银庄,你家的买卖就没得做了对不对?还是你们江南那群在大明开票号的人,都在你身后站着呢?”朱由检非但没有消气,反而火气越来越大,抓着周延儒问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