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4章 轮到曹太后了-《大宋将门》


    第(2/3)页

    凡事都讲究大处着眼,要有大格局,才能看得清发展的脉络。

    其实赵曙为什么会落水,为什么稀里糊涂病重,整个案子查也查不下去,还是一团乱麻?难道只是金融集团看赵曙不顺眼吗?

    当然不会这么简单,包括王宁安的手下在内,都有强大的力量,反对天子一人独治……换句话说,正是有这种民意在,才能暗算天子,一举成功。

    这一次的冲突,不管是王宁安获胜,还是曹太后获胜,结果都是一样的,皇权都会必然衰落,王宁安这边不用说了,曹太后能聚集这么多的人马,背后怎能没有金融集团的影子。

    他们把曹太后,把赵允弼,张方平这些人推到前面,和王宁安对拼,最好来个两败俱伤,就能顺利掌握整个朝局……知道险恶了吧!哪怕贵为太后,王爷,没有足够的力量,也只是一颗棋子,不但没法主宰自己的命运,甚至连被别人操控了也不知道!

    死不怕,怕的是不知道怎么死的!

    “天下越来越大,情况越来越复杂,官僚体系越来越完善……哪怕天纵之才,靠着一个人也没法治理天下,有没有这一次的冲突,皇权衰败都是必然的,只是这一刻来的有点太快了,快得让人适应不过来。”陈顺之感慨道:“王爷,貌似我们之前的一些推演,似乎有些想当然了。”

    作为王宁安的心腹谋士,陈顺之清楚,王爷早就有心限制皇权,不过别误会,他可没有暗算赵曙,相反,他悉心栽培,给赵曙铺路,让他树立权威……王宁安想的是让赵曙干几十年,借助皇帝的权威,把很多隐患清除,然后再等赵曙意识到人力有限,那时候再推动立法,水到渠成。

    王宁安对自己的弟子很有信心,他知道赵曙是个难得的好皇帝,他把天下,把百姓看得比赵家要重!为了长治久安,为了繁荣昌盛,他能做出牺牲的,王宁安一点也不怀疑。

    可这一次的事情,却打乱了王宁安的步骤。

    赵曙的确退出了,把朝廷大权交了出来,只是他交的太早了,太仓促了……大宋还有太多的事情没有理顺,太多的隐患没有解决,皇权消失,留下的巨大权力真空,要怎么填补?大宋的朝堂,能不能扛得起这副担子!

    不要以为有了资本主义,就能顺理成章发展出工业强国,也不要妄想,立了宪,就一切好说,再多的问题也能克服……这根本是痴心妄想,做白日梦。

    虽然争权的模式就那么几种,但是仔细推究下来,几乎每个模式之下,各个国家,都有许许多多的差别,表现好的国家当然有,但表现差的更多……

    在王宁安看来,一个相对稳固的结构,必须是经过长时间磨合,各种势力不断碰撞妥协,才能形成!

    就拿英国来说,那是现代政治的起源和典范吧?但是,对不起,人家并没有成文的宪法条文,一切都遵循经验主义。

    很多词汇和概念,是学者发明出来,为了方便解释而已,和事实的差距是非常大的,甚至会南辕北辙!

    这些感悟都是当年推行工业的时候,王宁安得到的,想象中,那么漂亮,那么完美的工业发展,结果竟然带来了一大堆的问题,险些断送了整个变法,教训不能不汲取。

    眼下的大宋到了最后一步,可偏偏这一步,却是咫尺天涯,最为凶险不过!

    “我们还没有完成磨合,各种力量还没有学会平衡和节制……”王宁安道:“这次议政会议阻挡了曹太后,立下了大功,加上天时地利人和,议政会议做大,是不可避免的……我当初的确是少了算计,把文彦博放进了议政会议,等于是放虎归山,此人精于争权夺势,他一定能把议政会议的权力发挥到极致,而这——正是我担心的!”

    陈顺之也附和道:“没错,议政会议已经侵夺财政预算的权力,而且我得到了密报,老文从潜邸离开,就立刻去找了狄青,他们还凑在一起喝酒,如果所料不错,文彦博应该和军方联合在了一起。”

    “不是应该,而是已经。”

    “怎么?”陈顺之惊问道:“狄青居然被收买了?”

    “不只是狄青,老文直接收买了整个军方。”王宁安就把文彦博许诺给军方三成议政卿的事情说了,这是狄青告诉他的。

    别看狄相公憨憨厚厚,其实行了也有一笔账。

    他斗不过文宽夫,只能被牵着鼻子走,那就把事情如实告诉,能收拾老文的人!
    第(2/3)页